
跨越知识疆界,培养未来创新者——诺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走进鼎石
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创新便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推动着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当前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学校和社会如何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鼎石有幸邀请到哈佛大学经济学与数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就这一重要议题,为鼎石社区带来了一场深入探讨。
马斯金教授作为经济学领域的泰斗,在博弈论、契约论、社会选择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7年,他因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而与L. Hurwicz和R. Myerson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正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学者,为学生们解答关于未来创新的疑惑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此次访问由国际教育服务平台京领促成,在其近期发布的“中国国际学校品牌价值百强榜”上,鼎石位居第一。
在鼎石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上,马斯金教授首先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他与在场的学生们分享道,创新往往源自于那些年轻而充满好奇心的灵魂,他们虽对知识有所涉猎,但并未被既定的框架所束缚。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要警惕知识过剩的危险,它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难以跨越当前所知的疆界。”解决未来问题的人,需要敢于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架,以新的视角去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复杂挑战。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鼎石学生们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提问,进一步加深了在场观众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他们围绕经济发展、社会不平等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向马斯金教授抛出一系列深刻的问题,不仅展现出了自己扎实的学科背景知识,而且并未止步于理论层面,而是追问如何切实运用所学知识推动世界的积极变革,使之变得更加美好。马斯金教授作为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先驱人物,无疑是解答此类问题的最佳人选。作为博弈论的一个分支,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正是将积极的社会变革融入决策者的考量之中。
鼎石执行校长孟思渊博士也提出了一个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冲击,教学应如何变革以应对?马斯金教授作为哈佛大学的资深教授,对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指出,尽管这些技术创新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工具,但它们在推动人类知识进步方面仍显不足。马斯金教授期望他的学生都能对所学主题提出新颖见解,这与鼎石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我们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主题开展研究,并分享自己的发现,旨在培养具备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使他们能够构想出尚未诞生的新事物,以此成长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作为塑造未来的重要工具,其使命在于为学生提供成为未来伟大创新者所需的技能与视野。同样重要的是,学校还需激发学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力量的热情。通过与马斯金教授这样的杰出学者交流,以及参与注重实际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与课外活动,鼎石的学生们正逐步成长为能够书写未来辉煌篇章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