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自然的涟漪:将教育拓展到课堂之外
“一石头激起万千旖旎涟漪。”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自然》,1836 年
在其享誉文坛的散文与诗歌作品中,美国著名超验主义作家、哲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经常提到:大自然是寻找影响和灵感的绝佳场所。将日常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去往户外,是反思自己以及自己与世界关系的绝佳机会。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找到回归自然的机会。这一点在教育领域尤为明显,因为学生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往往都得待在教室里。鼎石独特的户外教育项目(OEP),使学生能亲近大自然,将课堂学习与户外活动相结合,促进体验式学习。只需将一块石头扔进溪流,就能点燃新的灵感,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荡漾开来。
作为体验式学习项目(ELP)的一部分,户外教育项目已成为鼎石每年最令人期待的传统活动之一。这一项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育拓展到了传统的课堂之外,重点培养学生的领导技能和团队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联系。鼎石教师素来重视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重要技能,而户外教育项目之旅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以富有挑战性的新形式开展合作。
诚然,亲近自然的旅程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灵感,但也会给学生带来挑战。从4年级起,鼎石学生就开始每年在户外教育项目中开展为期3天的郊外露营之旅。今年,4年级的学生们前往玉渡山,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并合作完成了许多团队项目,如搭建庇护所、生火、划皮划艇、徒步旅行、烹饪、低空绳索课程以及自行车骑行等。许多学生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虽然第一次泛舟湖上或者参加低空绳索课程可能会令人生畏,但4年级学生们还是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让4年级学生增强了自信,也让他们新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户外爱好,同时,这些活动也与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们刚刚开始学习“建立一个村庄”(Building a Village)这个单元,而本次户外教育项目便是一个很好的真实范例,让他们理解:只有展现出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成功建造自己的庇护所。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要与他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才能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社区环境。旅行归来之后,学生们对合作解决问题和克服挑战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户外旅行与课堂学习之间产生了新的联系,这种新联系表明,户外教育项目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延伸。
当4年级学生们回到鼎石校园时,精力充沛的他们似乎已经从旅行中收获了成长。学生们齐心协力卸下装备,手挽着手回到教学楼,迫不及待地分享起旅途中最喜欢的时刻,并对下学年再次参加户外教育项目充满期待。风景优美的双秀湖给5年级学生们带来了更多乐趣,他们尽情享受了垂钓、渡河、皮划艇等水上运动,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有几名学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打起了水漂,湖水的涟漪像孩子们脑海里的灵感一样荡漾开来。
对于鼎石小学生来说,户外教育项目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而对于中学生而言,它则是一项备受期待的年度项目。今年,6至8年级学生都参加了为期3天的旅行,前往北京郊区风景如画的景点,从城外美丽的大自然中汲取灵感。9年级则走得更远,来到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参观了蔚蓝海岸航海俱乐部,探索了全新的户外帆船世界。10年级学生们前往天津,在泉石国际营地开展了各项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给予了学生们更多机会,去领略户外活动的独特魅力。有些学生还培养出了帆船等水上运动的新爱好。11年级没有参加户外教育项目,但他们前往内蒙古,参加了为期5天的体验式学习项目(ELP)。体验式学习项目不仅涵盖了户外教育项目中的自然探索与协作学习,还将学生们带到全新的目的地,进行了一次充分的沉浸式体验。旅行中,学生们能学到许多宝贵的新知识,并与同学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返校之后,许多学生都会从旅行中的趣事和回忆里寻找灵感,为自己的论文和研究项目带来启发。
户外教育项目和体验式学习项目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举措,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领导力和团队精神,还能让他们习得新技能、学到新知识。旅途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逐步将鼎石社区建设得更加强大。更重要的是,这些旅行在风景如画的户外为学生们带来了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体验,鼓励他们投入大自然温暖的怀抱。在户外,学生们可以从任何地方汲取灵感:高高的树上、岩石下面、潺潺的溪水中,甚至是掷出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本年度的体验式学习之旅能够激发学生们创作出什么精彩的作品呢?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