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每周寄语 2025/06/09-2025/06/13

2025年06月13日

亲爱的各位鼎石人, 

 

祝大家13号星期五快乐!若你有“13恐惧症”,愿你平安度过了这一天,且没有经受惊吓! 

本周,校园因“艺绽芳华”系列活动而格外美丽!视觉与表演艺术的芳华在校园各处绽放:每天清晨的中庭音乐会、小学生艺术展,以及随处可见的舞蹈、戏剧和音乐表演。还有更多精彩待你探索:别忘了本周六下午2点30分举行的《七尺之下》闭幕演出! 

艺术不仅为生活增添欢乐,更帮助我们解读并赋予生活意义。星期四,我悄悄来到表演艺术中心地下区域,在黑盒子剧场的一间教室里观看戏剧课学生自编自演的短剧。他们重新演绎了我最爱的小说《堂吉诃德》(西方文学史上首部现代小说,塞万提斯著于1605-1615年)中的人物与主题。我那本因反复研读而磨损的藏书,每次重读都如与老友重逢,总能带来新的启示。愿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书籍相伴。 

学生们将堂吉诃德、桑丘·潘沙和标志性风车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意令人欣喜。通过他们的叙事,归属感与包容性的主题有了具象化的表达。更难得的是,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协作精神、创造力与勇气! 

当我们谈到鼎石教育时,这正是其无限的教育潜力的一个小小例证。 

本周,萦绕我心头的另一个主题是“多重未来”所蕴含的创造性的希望。人生每个瞬间都会在我们面前展开无数可能,即便某些道路受制于无法控制的因素,但我们始终拥有选择权,包括选择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更清晰地权衡诸多选项。正如我的一位导师所言:“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不会与你擦肩而过。”这句话提醒着我:在以学习为核心的人生中,无论境遇如何,处处皆可探索。 

在迎接2024-25学年尾声的同时,我们已开始筹备2025-26学年。教学团队和领导团队正在规划时间、空间与资源——这就像一个庞大的多维拼图,不存在唯一“完美”的方案,或者正如我们希望的一样,去寻找多种完美的可能性。 

谁来教什么课程?如何组建教学团队?教室如何分配?时间怎样安排?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支撑着每学年的运转。对于像我们这样一所拥有着强大跨学科项目与专业资源的学校而言,其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本周,我与同事们进行了无数次关于这些年度调整的讨论:新的教室分配、教学团队的调动,或将一间办公室改造成学习场所。在鼎石这样的规模下,涉及的调整数量惊人。衷心感谢每位教职员工,你们年复一年地让这一复杂的协调工作显得轻松自如。 

当然,随着鼎石达到满员状态,这项工作变得愈发复杂。虽然早期学生规模较小时,后勤工作相对简单,但如今的复杂程度恰恰是好事,它印证着鼎石已经发展成为更加丰富、更具活力的学习场所。 

在一次对话中,有位资深同事与我分享了她面对一项并非自己首选的工作安排时,内心最初的失望。她以自己的情商与优雅的态度,将失望转化为对成长的期待。她的话令我印象深刻: 

“我期待以这种新方式为孩子们服务。” 

“我知道自己会在这个角色中学习、成长。” 

“我深爱鼎石。我将永远致力于为我们的学生创造可能。” 

谈话结束时,她的失望已转变为期待。此刻回想起来,这一态度仍令我热泪盈眶。鼎石处处都是这样的人:不将自己视为机械的零件,而是充满生命力的、不断成长的细胞,在为孩子们编织着具有生命力的魔法。 

这又让我想起了那些演绎《堂吉诃德》的学生。他们正在锻炼想象不同未来的能力,培养“相信”的肌肉记忆:人生存在无数可能的故事,而我们都是共同创作者。他们正在内化“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不会与你擦肩而过”的信念,以便在挑战来临时做好准备。他们已然懂得: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是生命最珍贵的馈赠。 

感谢你读到这里!感谢你成为这幅美丽拼图的重要部分,感谢你看到我们学生身前的无限可能。期待下周与你相见! 


致以温暖的问候, 

孟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