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少年如何进行一场面向“2050年”的学习?|《鼎石志》封面故事
你是否想象过,2050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18世纪的时候,所有的知识可以装进一套百科全书;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30年,人们上学所学的知识,基本够用大半辈子。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今时代知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态势,许多学科知识更新周期已由原来的5-10年缩短至2-3年。面对这样的时代,教育如何才能帮助今天的孩子为未知的未来做好准备呢?
2021年6月,鼎石的两位教育顾问Vivek Bammi博士和Sally Booth博士以「深度学习」为主题,深入探索了鼎石自创校以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从不同学科角度来还原批判式思维的培养过程。最终,他们将调研成果集结成《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与反思性知识之旅》一书。
受到该书的启发,2021年第9期《鼎石志》「封面故事」同样以「深度学习」为主题,我们将看到深度学习是如何在课堂内外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我们以学生作为故事的核心,为您捕捉并还原那些深度学习真正发生的时刻。
【由于篇幅原因,此文为节选版。全文将刊登于2021年10月即将发布的第9期《鼎石志》,敬请期待】
01
点燃学生的好奇心
人工智能与「火星移民」计划
「每一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都应该针对生活本身,其主要课程内容而非零散的片段都应是精彩的,也就是说旨在激发学生对世界、对人类居于其中的场所产生疑惑、敬畏和欣赏之情。」
——英国教育家、哲学家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 陈奕同的教学视频截图
「大家好,这里是陈奕同老师。现在我为大家带来《面向孩子们的人工智能》课程。」
在5年级下半学期的一堂科学课堂上,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完了「陈老师」带来的人工智能视频课的第一集。
视频播放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小学科学老师Kirk McCullough向学生们介绍道,视频中的「陈老师」正是鼎石10年级的陈奕同,学生们发出阵阵赞叹。5年级的戴嘉轩也是当天课堂中的一名学生观众,精良的视频制作与简单易懂的语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榜样来自身边,McCullough老师表示,这对小学生们是非常积极而有效的激励。
这个视频教程是陈奕同在10年级完成的个人设计项目。她将视频按主题分为6集,讨论了人工智能在交通、金融、医疗以及教育等不同方面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为了制作视频教程,陈奕同利用放学后的夜晚与周末的时间,查阅了无数的书籍与资料,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写视频脚本、编辑制作视频。为了保证视频内容的专业度,在父亲的推荐下,她甚至还参加了人工智能主题的线上课程。
与其担忧人类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陈奕同更希望破除关于人工智能的盲目想象,邀请这些年轻的观众们更为积极地去面对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未来,思考如何利用技术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陈奕同的视频教程分享恰逢其时。
5年级学生正在学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AR)和其他交互技术的科技主题单元。引入陈奕同的视频教程是McCullough老师教学创意的其中一项,他希望可以通过这种跨学部的合作来让自己的课堂形式更为灵活而多元,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都能真正感受到「学习无处不在」的理念。
| 「祝融号」火星车
2021年5月,中国「祝融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同一时间段,在鼎石的小学课堂中,小学生们正在学习「火星任务」单元,每位5年级的学生都将以「预备宇航员」的身份接受体能与智能的训练,为他们的「火星任务」做准备。
不仅仅在科学课上,「火星任务」这一主题几乎贯穿了5年级学生们所学习的所有科目。据McCullough老师分享,这是一次「从数学、科学、艺术、科技和体育健康中汲取了大量知识的课,几乎涵盖了整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都试图寻找将火星任务与课程结合起来的方法,以建立和加强跨学科的联系。
在科学课上,学生们使用虚拟现实(AR)应用程序学习了火星车和着陆器的机械原理;在体育健康课上,学生们参加「宇航员训练营」来进行力量与平衡训练,增强体质;在讨论环节,学生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为什么人类要移民火星?人类如何在火星上生存?生活在火星上会是什么样子?」等问题。
| 各学科的老师们在火星单元进行跨学科合作
「当知识扩展到课堂以外的时候,深度学习就会发生。」McCullough老师谈道。
「火星单元」完全激发了戴嘉轩的兴趣。5年级的他已经称得上是个技术达人与资深「太空迷」了。受到课堂的启发,在另一个「太空迷」,同样来自5年级的学生邓清辰的发起下,顾品奕、戴嘉轩等同学正式启动了他们的「火星移民」计划KAP(鼎石活动项目)。就这样,一群梦想移民火星的学生们聚集了起来。
为了召集更多的「太空移民」, 他们专门设计了火星移民的网站来介绍该项目。
他们从基础开始,通过Minecraft设计「火星基地」;设计能够适应火星生存的庇护房屋,以解决辐射、尘埃与病毒所带来的影响;他们还使用单板微控制器Micro:Bit和Code.org网站用3D打印和编程来完成相关实验。「火星移民」网站则是他们推广理念,招募更多新成员的阵地。网站从设计、编程到内容的撰写都来自这些5年级的学生们。目前,「火星移民」KAP已拥有来自校内外的12名成员。
茫茫宇宙,我们是不是孤独的生命存在?这个终极追问引领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自古以来,火星被认为是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孕育和存在生命的行星,它承载着人类最多的宇宙梦想。
现在,宇宙梦想家中又多了一群仰望苍穹的少年们。
02
认识世界之前,先了解自我
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
「他们孜孜探究,不厌其烦地去挖掘原始事件、研究历史问题,或者关注正在进行的社会和个体事件,通过一步步地悉心考证,厘清脉络,将事情的碎片拼接成一块完整有序的图谱,并记录下了自己对于话题的所思所想。他们用年轻而沉静的笔触告诉人们:华夏大地上的山川、河流、村落、人物、事件,古今每个阶段承载着怎样的族群文化和历史,沉淀了哪些中国人宝贵的共同记忆。」
——中国文明史教师 黄麒
《让世界认识中国:鼎石综合设计项目》
2021年6月11日,鼎石10年级学生正式从MYP中学项目阶段毕业,学校在表演艺术中心举办了庆祝仪式。作为庆祝学业成长的一部分,所有10年级家长受邀参加了位于多功能厅,题为「多彩的中国」的鼎石综合设计项目(Capstone)展览。这是鼎石综合设计项目创立6年来首次举办的主题展览。
在鼎石综合设计项目中,学生们所探究的主题,涉及的领域范围很广,跨越了很多学科,从科技、体育、军事、艺术到文学、自然、哲学、经济,不一而足。但在此次展览上,学生不再以学科来分组,而是被要求重新以4人为小组组队,选择不同学术主题的同学来进行跨学科的联系。
| 孙圣宸、马丁、李卓鸣、杨怀厚的小组在展览现场
《几何原本》在中国的发展困境,如何与中国军工业发展产生关联?中国航线开通与中西医的诊疗技术有何关联?
在展览当天,孙圣宸、马丁、李卓鸣、杨怀厚四位同学自发组成了小组,他们分别以四篇论文中的四个主题、四个学科、四个视角,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共同串联起了一个关于「近代中国崛起」的叙事故事。为了帮助观众理解,除了展板上的内容及论文之外,他们还将「近代中国崛起」的故事,以及论文之间如何产生关联,制作了一个7分24秒的视频在活动现场进行展示,给予了观众非常直观的印象与感受。
这些学习过程并非孤立存在,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个人兴趣与特长出发是中学阶段课程的目标之一。因此,在综合设计项目中,不少同学都将自己的个人设计项目的主题进一步在综合设计项目中得以延展与深入。
以孙圣宸为例,他在10年级的个人设计项目中,选择完成了私人飞机执照的地面课程,并顺利拿到了结课证书。也正是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在综合设计项目中继续深入探索航空航天的主题。
「中国与世界」是鼎石独有的一门特色课程,它把中国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融合为一门课。中国老师与外方老师在同一单元主题和探究说明的驱动下,中国老师用中文讲述中国文明史,外方老师用英文讲述同一时期的世界文明史,以帮助学生将中国和世界联通起来。
鼎石综合设计项目以中国文明发展为研究主线,既是对「中国与世界」课程的回应,也是对鼎石三大基石之一中国主线的阶段性考核。
自2014年以来,鼎石综合设计项目已经持续了6年,期间历经多次调整,也见证了鼎石致力于课程融合的发展历程。
2020年,现场考核英文报告的加入更是使得更多外国教师得以了解中国文化和学生的研究成果,也为全校师生营造了学习共同体的气氛与环境,让鼎石成为师生都可以从中受益的“学习型社区”。
「我们当时在制定鼎石“学习的定义”文件时曾特别讨论过,我们特意将教师与学生都称为‘学习者’(learner)。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不用多说。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对自我不断的学习与提升,也是终身持续发展的学习过程。二者区别只是在于作为教师的‘学习者’和作为学生的‘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期望不同。
需要强调的是,学习其实是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无处不在时刻发生的,这也是鼎石作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特质。」
——鼎石副校长、课程主任贾莉莉
除了在学术研究上不断精进,通过更为精心的课程框架设计,鼎石综合设计项目帮助学生从学术兴趣出发,经过严格的学术研究训练,为学生在DP阶段的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更为奇妙的是,这种联系早在选题讨论阶段就已经产生了。Trisha Power老师在为学生提供综合设计项目指导与讨论的过程中,经常能让人惊喜地在其中发现专题论文的好苗子。
「有时,我会向学生们建议,将某个研究角度或观点延展成为一篇不错的专题论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中学阶段最后一次研究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相关的主题。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专题论文阶段选择中国,尤其是当代中国相关的主题的学生也在逐年增长。」
最近一两年,认识论课程中方协调员与中国人文教师黄圆晴老师在课堂中开始逐步引导学生从传统史学领域的方法训练向历史社会学方面转向。她强调了在学习中国与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她希望学生在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之后,能够通过全球背景来更为深入地挖掘自己的研究如何与人类共性的特质产生联结。她颇有感触地谈道:
「钱穆先生说过,中国历史的精神就是一种人生的总经验和总检讨。我觉得,中国的文化之所以能一直源远流长于这个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生命力从来没有熄灭过。我们之所以要看过去,是要思考我们应该继承什么,调整什么,给后代留下什么。
梁启超先生也说,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只有我们把各部分的真相都搞清楚,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是这样变化的。
什么叫身份认同?在鼎石,我们的学生在中文课上吟诵诗词,在舞蹈课上踏歌起舞,在音乐课上拨弦鼓瑟,在视觉艺术课上泼墨挥毫……文化生命的种子已经埋下。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连结,这样,文化的火种才不会熄灭。」
03
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父亲去世后,我通过写作,
重新认识了他
| 《独与天地往来》 武明中 200x130cm 2016年
2019年10月,在与癌症斗争了10年之后,艺术家武明中去世了。
在外界看来,武明中是一名成功的艺术家,作品中充满着深刻的思想性与蓬勃的创造力。武明中是中国当代艺坛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所创造的「玻璃人」系列作品独树一帜,在艺术上形成了质感表达的新美学和范式。同年6月,他才刚刚举办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个人展览「视外观内」。
对儿子武卓阳来说,父亲在人生道路上给他指点迷津,母亲则更多给予他情感上的关怀。方式不同,爱却无分高下。
「虽然我们几乎每天同在一张饭桌上吃饭,但在父亲去世之前,我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他。」虽然,自小从家里到父亲的工作室,父亲的艺术作品随处可见,他也无数次见证过父亲的创作过程,受到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武卓阳对艺术也颇具热情与天分。他从小学习艺术,并在高中阶段选修了视觉艺术的高级课程。
至亲的离世带给了武卓阳沉重的打击,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他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希冀从自己喜欢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加缪人等的作品中去寻找关于生命的轻与重、生与死等问题的答案。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父亲的人生经历与艺术作品留下了什么讯息?作为儿子,如何才能抵抗遗忘,让父亲长存自己的心中呢?原本,武卓阳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答案。
然而,在升入11年级为专题论文做准备的阶段,在与专题论文指导老师Trisha Power一次深谈之后,武卓阳放弃了原本的文学主题,通过写专题论文的机会来研究自己父亲的作品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写作也许会成为化解哀痛,抵抗遗忘的一种方式。
在决定了这一选题之后,武卓阳开始联系并采访父亲生前的艺术家朋友们。他重新去阅读父亲留下的书籍资料,重新仔细审视父亲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他以《人类的脆弱性:武明中的艺术作品在何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类的脆弱性?》为题来探索父亲的作品。
武卓阳分享道,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要「暂时忘掉自己作为儿子的身份」,尝试用一名艺术学生的眼光,从他者的角度去重新观看、解读这些作品。
「我要试着对我所熟悉的一切重新陌生起来。我其实是在强迫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他的作品。
有时,我们其实并不理解语言的真正涵义。虽然我知道‘脆弱性’这一主题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但我想借着写论文的机会去对父亲的每幅艺术作品和每句艺术阐释都保持高度的敏锐。」
在撰写专题论文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父亲作品中的创作思想,他开始着手联系采访他父亲生前的艺术家好友们,这也成为整个准备过程中让他最有收获的部分:
「通过其他人的视角,我得以重新审视我父亲的艺术作品与创作态度。这一过程不仅让我更了解了父亲,也拓展了我对他的艺术作品及创作理念的理解。最后,采访甚至也不仅仅只是关于我父亲和他的作品,访谈过程也让我对艺术本身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武卓阳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与创作理念,重新回顾了父亲作为艺术家的人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武卓阳在父亲武明中的作品中看到了面对人生的残酷真相时,父亲从灵魂深处所展现出来的向死而生的无畏勇气。他在论文的结尾写道:
《天行健》 武明中 500x220cm 2016年 布上丙烯岩彩
「武明中对人类脆弱性的终极理解,即生死存在一种永久的悖论。带着人类脆弱性的底色,他在‘自由之路’这一作品中展现了无畏的勇气与坚守的态度。
武明中自己如是阐释道:命运是创造力的源泉,我希望我的画作能够愉悦地化解伴随爱与生命而来的脆弱与痛苦,我想让这一意象在我的画作中抵达永恒。」
父亲豁达的生命观让武卓阳对生死有了全新的理解。最终,历时一年,武卓阳出色地完成了这篇3996字的英文论文。对于武卓阳来说,完成这篇专题论文的收获已经远远超越了学术评估标准。这也成为了让专题论文指导老师Trisha Power最喜欢的专题论文之一:
「这是武卓阳为自己和家人所完成的一项了不起的学术作品。这是真正的深度学习,我相信他所收获的已经远远超越了一篇论文所能承载的意义。」
不仅仅是武卓阳,已经就读于布朗大学物理系的刘文宇,在专题论文中研究了平面偏振光在边界处的反射问题。他将微积分理论结合麦克斯韦方程组来计算「平面偏振光入射到表面时,产生最小反射率的最佳条件是什么?」从学术水平上来说,刘文宇在高中阶段已经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了大学物理专业学生才具备的相关理论知识。而谷世扬则通过对三本英文小说展开分析,来探讨移民文学如何通过塑造小说人物角色来激发同理心并促进跨文化理解;何佳祎通过自己的研究与调查问卷,在论文中研究了名人玩偶背后的「粉丝经济学」……
虽然每位学生研究主题领域各有不同,Trisha Power老师却在其中看到了每个人各自的学术志趣与研究热情:
「那些真正精彩的专题论文,通常是那些将学术要求与学生个体产生真正联系的主题。
当学生们被某种源自内心的动机所驱动,例如想要去了解自己的父亲,或者想要解答由某个议题而引发的困惑;想真正理解某本书的某个主题,这些都是超越分数的、真正源于学习的愿望。作为老师,我会选择顺其自然,让他们尽情发挥。这样学生们才会真正享受这一学习的旅程,真正地投入其中,最终他们也是从中获益最多的人。」
| 武卓阳的艺术作品
在12年级的视觉艺术课上,武卓阳再次将自己对生死的这份理解融入了自己的装置艺术作品之中。在展览现场,中间显示屏中不断变化转动的画刷还原了艺术家一生不曾中断的创作过程,两边是两扇门型的画作,展现了众生由生到死的状态。他以「永生」为主题,试图用多件作品来打破人们对于死亡的刻板印象。
肉身会从世界上消亡,但精神永存,艺术不朽。
一路走来,武卓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理解了自己的父亲。他从父亲的作品中重新汲取了关于生死的深刻理解。虽然父亲已经离去,但父亲的艺术作品将成为他人生道路上永远的精神路标,过去、现在、未来都将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对话、交流、阐释与理解的机会。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与之永存」。
时隔许久,武卓阳再次走进父亲的工作室,这里已经遍布尘埃。画刷、烟灰缸、杂志资料都还在原处,恍惚之间,父亲似乎从未离开。也正是站在昏暗中的那个时刻,他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
2050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关于未来教育,哈佛大学教授戴维·珀金斯曾经这样畅想道:
「想象一种教育,其中大部分课程都能带来全局性理解;想象这样的一种学习,它能够给这样的理解带来生命力,使其长存,并支持终身学习;
想象一个世界,大部分人在结束学校教育后,依然对关乎个人与社会的公共议题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发展方向;如果芸芸众生都能够灵活而敏捷地处理问题,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多么地不一样。」
正如没有「唯一」的未来一样,教育的未来也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对于未知的未来,也许我们无须心怀恐惧。因为,正是未知的未来,挑战了我们对于教育与知识的定见,激励我们去着眼于教育中真正重要的议题。如何保持好奇之心,以自己的理性与智慧去追求真理,对他人与社会怀有同理之心,以富有远见的眼光去追寻真正值得过的人生。没有「深度学习」,只有更深度的学习。
人生不息,学习不止,这句话适用于任何时代。
注:本文写作于2021年6月,学生的年级及相关信息以当时所在年级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