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dc20deem6325c84893a45566eea347-805.jpg

钢琴家陈萨X鼎石大师课 | “聆听你自己心里的声音,这是唯一有把握的”

2022年11月14日

WechatIMG463.png

想象一下,一位享誉国内外的知名钢琴家来到课堂上,为学习钢琴的中小学生亲身授课,这是一种怎样的学习体验?

 

上周五,鼎石表演艺术中心很荣幸邀请到国际知名钢琴演奏家陈萨来到鼎石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钢琴大师课。

 

在这堂大师课上,陈萨老师用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分别对5年级的汪瑾萱、6年级的李语棠和12年级的常晟嘉弹奏的三首钢琴作品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指导,让这三位同学、在场聆听的学生以及在线上观看直播的学生和家长,都近距离体验到了大师课的魅力。

 

不仅仅是音乐家,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学者、建筑师、艺术家、奥运冠军等专业人士都会陆陆续续到访鼎石。他们不仅向整个社区举办演讲活动,而且还会走进课堂,为鼎石的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大师课”,这已经成为鼎石一项重要的教学传统。

 

今天,让我们走进被音乐界誉为“既能柔情似水,又可以力拔山兮”; “让你感受到美的同时展现着一股如同地下火山般的热情”的陈萨老师的大师课堂,看看陈老师在指导学生们弹奏技术的同时,如何教学生们理解音乐里的精神,并学会用一种自由的状态和音乐发生碰撞。


中国钢琴家陈萨,被英国BBC誉为“当今最具魅力的钢琴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位曾在利兹,肖邦和范·克莱本三大国际钢琴赛事中均获大奖的中国人,波兰政府颁发的“肖邦艺术护照”获得者,以及2021年波兰肖邦国际大赛最年轻评委。

 

陈萨受邀与世界知名乐团合作,其中包括以色列爱乐乐团、日本 NHK 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等。同样热爱室内乐演奏的她,也在全球各地久负盛名的音乐节亮相: 如奥地利的洛肯豪斯室内乐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波兰杜齐尼基的肖邦音乐节等。

 

陈萨曾被列入东京著名的“二十一世纪百位伟大的钢琴家”系列;同时也是《留声机》杂志(中文版) 创刊号的封面焦点人物。同时她也被法国《时装》杂志评选为最受瞩目的十大中国艺术家之一。


在这节大师课上,5年级的汪瑾萱演奏了拉威尔的小奏鸣曲片段;6年级的李语棠表演了肖邦的玛祖卡op.17 no.4.;12年级的常晟嘉带来了肖邦晚期的作品第四首叙事曲。对于三位同学的演奏,陈萨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同时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细致的点评和改进意见。鼎石表演艺术中心总监金文彬老师为我们总结了陈萨老师的指导要点,希望为更多的钢琴学习者带来一些参考。


常晟嘉演奏了肖邦晚期的作品第四首叙事曲。Simplice ([意]单纯的,朴素的)是演奏这首作品的关键词:大道至简,质朴无华。这首作品由简单的一条旋律一直发展和壮大成无限复杂的浩瀚汪洋。演奏者需要做取舍,不能在所有的地方都做停顿和表现,有些“路过”的地方需要演奏的再简单一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演奏者需要对整体的作品做一个具体的计划,这就要求演奏者对这首作品的内涵要了解的足够透彻。演奏者也需要不停地研究句子的不同诠释方法的可能性,也要注意内在声部之间的关系。

 

李语棠选择了肖邦早期创作的忧伤和深邃的玛祖卡op.17 no.4. ,这首作品也需要更仔细地读谱,有一些错音和漏音是不应该出现的。同时这首作品每一次主题的呈现都会在主题旋律音符上做一些变化,作为演奏者需要更细致地把每次的变化读懂,情绪上的转换要表现出来。

 

内声部和左手低音要被重视,有很多有趣且重要的线条都藏在了内声部和左手的伴奏部分里。

 

汪瑾萱演奏的拉威尔的小奏鸣曲需要更细致的读谱和声音上的建设和想象。所有的句子都要有一个准确的走向和重点,在手够不到的情况下,可以用波音的形式演奏,但也要注意哪些音需要突出和淡化。

 

对待法国音乐,需要更好地聆听自己脑海里的声音,用手指表现出来,同时也要用耳朵进行最后一次检验。好的演奏离不开好的声音,同时要注意每一段之间速度的关系和变化,每一个不同的音乐段落都要有一个具体的对应的想象。

WechatIMG13.jpeg

鼎石表演艺术中心总监 -金文彬

 

“纵观陈萨老师的大师课,最被陈老师强调的一点还是读谱。作曲家想说的和所想的一切细节都写在了谱面上,作为演奏者就应该认真地遵守和实现乐谱上的所有要求。同时,演奏者一定要多聆听自己的声音是否有足够多的色彩和变化,这就要求演奏者一定要带着耳朵来练琴。陈萨老师自己的演奏就是以充满了无限的色彩而闻名,学生们在学习钢琴时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塑造好的声音和做一个作曲家最忠实的代言人上,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音乐,始终把音乐放到第一位。”

 

对于在陈萨老师大师课上演奏并接受一对一指导的三位同学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体验和宝贵的学习经历。

 

41a253f50s0d74ce6a31fb5fc606e843.jpg

 

“陈萨老师给了我很多中肯的指导,她希望我学会自己思考,懂得用耳朵和心去聆听,提升演奏深度,培养想象力和多维理解乐谱的能力。”5年级的汪瑾萱说道,“陈老师说,演奏一首乐曲就像盖房子,只有每一个细节都把控得很好,整个乐曲才会完美。我认为这样的大师课非常有意义,我们可以近距离地和天花板级的大师交流,学习大师对于音乐的理解,提升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陈萨老师的教学水准很高,她不会立刻做出对错的判断。陈老师从声音起伏、乐曲骨架和肖邦独特的音乐性等几个方面对我做出了指导,让我对肖邦音乐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6年级的李语棠分享道。


“在平日课堂中,我与我的老师经常会反复研究与打磨一些曲目,力所能及地完善我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并充分地为表演做准备。然而,大师课在为我提供演出机会的同时,更能给予我新的知识与营养。”12年级的常晟嘉分享道,“陈萨老师对肖邦的音乐有着权威且独特的见解。作为肖邦比赛评委的她对于我弹奏的第四叙事曲可谓是了如指掌。从节奏的紧凑感到具体需要减少减慢的部分,陈萨老师在短暂的几十分钟内引导我思考并运用比较大气的演奏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对肖邦音乐的品味。而她教给我的对曲目全新的理解方式,也可以运用到其他作品中,使我受益匪浅。”

 

学习钢琴,除了技术的提升、理性的整理和归纳,还需要对音乐深层的感受和觉知。陈萨老师的钢琴大师课,从以上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当不同行业的专家来到课堂,他/她们带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技法和知识,更是视野上的开拓、心灵上的洗礼和学习的更多可能性。

 

不仅是学生,作为钢琴家和老师的鼎石表演艺术中心总监金文彬也表示,在这样的大师课上,自己也学到了很多:

 

“作为活跃在舞台上不断精进自己和拓展曲目的钢琴家,陈萨老师对于音乐和钢琴的理解与研究非常深刻。陈萨老师给学生们提出的中肯的建议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只有打开门,吸收当代最顶尖最好的思想,同时自己也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想这就是鼎石大师课的意义所在。”

 

现在,让我们走进大师课当天的互动问答环节,在陈萨老师就大家关心的学习钢琴的相关问题解读中,希望广大的钢琴学习者能够收获一份对钢琴,对音乐的更为深入的理解。

 

864A9842.JPG

 

 

现场互动问答

嘉宾:陈萨

主持人:金文彬

 

◎金文彬    我们知道,学习钢琴需要天赋,也需要后天的努力。对于一个成功的演奏家来说,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努力各自的占比是多少呢?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自己不轻言放弃?

 

●陈萨    我认为,不管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这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或许天赋把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来以后,你才会进入到某个领域乐此不疲地去探索,去享受。但事实上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只是因为你在辛苦的同时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所以你感觉到的辛苦程度比别人低。

 

但是如果你凭着兴趣进入某一领域以后完全不努力,那肯定不会有成果。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事,所有热爱都需要付出才会有收获,这和栽培一株植物是一样的,你需要去灌溉它,滋养它。

 

其实学习钢琴的孩子以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会有答案。最关键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个体,他在音乐世界里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是更重要的,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让自己幸福感更多的领域作为人生的职业。

 

◎金文彬    在您的学习和演奏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对演奏一首乐曲失去感觉或灵感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颈期,让自己更进一步?

 

●陈萨    从学习钢琴到进入不同的学校学习,到参加各种专业比赛,再到进入钢琴演奏的纯职业生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怎么可能没有疲惫感?厌倦的时候也有,在举办完演奏会的两三天之内,我基本不会弹钢琴,会给自己一段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但是,从开始到现在,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音乐,它带给我的东西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如何克服厌倦期,因人而异,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当下感觉轻松的事情,以便让自己重振士气。

 

◎金文彬    对于想走专业钢琴路线的人来说,广泛地参加各大钢琴赛事是不是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各种各样的钢琴比赛?另外,应该如何看待钢琴考级?

 

●陈萨    我认为任何事情都只是一个方式而已,但是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在参赛的过程中获得的东西也会不一样。有的孩子参加的比赛越多,他获得的舞台经验会越多,高压之下全身心投入和呈现的能力也越强。但是,如果一个心思很重的小朋友,本身有很大的舞台压力,比赛的失败结果会带给他特别大的创伤,我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慎重参加比赛。

 

现在的钢琴类赛事越来越多,并不是参加比赛越多就一定越好,还是应该有目标地去参加比赛,尽量不要用纯功利性的心态去参赛,而是去享受比赛和学习的过程。

 

我从来没有考过级,所以对于考级我并不是很了解。我听说过有些孩子为了考级,一两年只弹奏一两首曲目,我认为这有点浪费时间。但是,如果考级对你来说,也是一种积累曲目和使自己进步的方式的话,那为什么不去做呢。做什么样的选择,取决于你做选择的时候你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孩子年龄小,这可能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好好想一想。

864A9846.JPG

◎金文彬    尽管上过很多次台,但当面对观众演奏时依然会出现紧张情绪,甚至出现弹错谱子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舞台上演奏的时候更加从容和放松?

 

●陈萨    上台演出前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紧张,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你对需要呈现的音乐有完整和全面的把握的话,你就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另外,在上台之前少想一些跟演奏无关的事情,因为无论你想什么,你依然要坐在钢琴前完成你要弹奏的作品,所以不如专注你要演奏的曲目本身。


◎金文彬    除了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精进,想做一名真正的钢琴演奏家,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陈萨    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来说,我认为应该去更多地了解人生。了解人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有人喜欢阅读;有人喜欢在旅行中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人喜欢通过历史,或者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中了解人生。在保证技艺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我认为了解、感受人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想做一名真正的钢琴演奏家,你首先得是一个有趣和丰富的人。

 

◎金文彬    您发行过很多肖邦的专辑,在您的独奏会上,肖邦是您的保留曲目,您演奏的肖邦获得过很多专业人士和评论界极高的赞誉。因为您出色的演绎,您获得了“肖邦艺术护照”,您是如何理解肖邦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大师作品,从而更好地演绎这些经典作品?

 

●陈萨    这是一个很难用几句话回答的问题。我小时候学琴的时候,肖邦就是我学习中最必不可少的一位作曲家,所以他一直在我的记忆里。后来我参加肖邦比赛,到现在每一次演出,弹奏肖邦已经成为了大家对我的一个期待。肖邦一直伴随着我的钢琴生涯,弹得时间越久,弹的曲子越多,对他的了解就越深,我们的关系就越密切,我就越能明白他音乐语言里面的内容,以及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其实音乐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它可以有句法,也可以有重音。德奥作曲家们的有些音乐,和他们的语言是有关联的。例如德语、波兰语的发音就和音乐有关,学习不同的知识也是去了解音乐的方式。

 

在成长过程中我听过很多早期的大师们的演奏录音。黄金时期的一些大师们在时代上离肖邦要更近一点,你能够从这些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的音乐中去感受到这种气息或气度。这样的气息或气度是可以汲取的,但要慢慢地汲取,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你对大师们的热情和兴趣的增长,你对他们的了解也会更多。

 

◎金文彬   一位好的钢琴演奏者,应该是能够做到忠于原作,又把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融入其中,我们应该如何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又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呢?

 

●陈萨    其实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乐谱的忠实度和自我展示成分的比例,是一直被大家讨论的话题,每个人心里的标尺也不一样。所有的演奏者都是二度创作,所以,我们需要用非常严谨甚至是神圣的心态去读谱。读谱应该是一个非常仔细的学习过程和理解过程,就像你看一本原著或剧本,剧本中描写的人物表情、眼神、肢体语言、走台的方式等映射到你头脑里时,其实已经和你发生了一些融合。

 

在学生时代,我也曾经问过很多不同的大师,如何在流传如此之久的乐曲中弹奏出自己的个性。我记得当时有个老师回答的和我刚才所说的很近似。其实你并不需要去做什么特殊的处理,在你非常严谨的学习过程之中,已经形成了你个人的理解,这是你想背离都不可能背离的,你的个性一定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

 

当然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天性奔放,有的人含蓄内敛,有的人严谨理性,有的人细腻感性……这些描述都是简单的形容词,但当它们被呈现到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之中时,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c64f30a02q1957d87aa1859d5464e10c.jpg

 

◎王子卿(10年级)   从某些意义上来讲,肖邦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在1831年离开波兰之后一生再未回到祖国。他眼看着波兰被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但是他的曲子里除了悲伤,还能听到希望,甚至是革命性的英雄主义,您是如何理解肖邦曲目中多层次情感之间的融合?

 

●陈萨    你的历史学得非常好,但是我认为有时候这样的历史背景和资料当成我们了解作曲家的辅助资料就可以了。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一个人或者人性的角度去切入,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乐曲中要表达的感情和内容。甚至我认为作曲家在写出乐曲后,这些作品在时空中流传时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不要轻易地被很多文献固化住思维,如果要真正还原肖邦生活的历史,我们还应该看到,当时的法国社会环境非常富有创造力。文化艺术界的精英们经常聚在一起自由地交谈和创作,很多作曲家也是不断在这样的氛围中寻找他们的灵感和方向。

 

◎李逸坤(10年级)   我的钢琴老师经常跟我说,让我去关注和声的色彩,但我不知道如何去表现出这种色彩。想请问陈老师,我需要如何做,才能让大家感受到我乐曲里的色彩呢?

 

●陈萨    有些人听到一段音乐后,他会很容易将这段音乐视觉化,能够“看到”音乐里描述的风景、人物的对话和戏剧性的交谈。但有些人可能更理性一点,他没有那么容易将音乐视觉化。

 

其实你不用想太多,应该更注意去感受音乐中的美感。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用心感受音乐本身的意境。音乐当然有色彩,但你不要想着一定要用某种颜色来表现这段音乐,用一种不加预设的心态去聆听一段乐曲是更重要的。当你安静纯粹地去欣赏一段音乐的时候,慢慢地,你就能感受到音乐的和声在对你输入一种特别的情绪,你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