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你们成为奇迹的创造者,无论伟大或微小” | 鼎石2022届毕业典礼
此刻的鼎石中庭,如同一个承载着荣光和期翼的码头。鼎石2022届毕业生将在这里正式告别高中生涯再次扬帆起航。毕业典礼,一个神圣而富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一个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时刻。因为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2022届毕业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经历了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以非凡的勇气,以心系彼此、互相帮助的善意和真诚,向我们展现了无惧挑战、内心坚定的新一代青年力量。
在毕业典礼上,鼎石高中图书馆教师、认识论教师Patricia Power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以毕业礼服袖口上蕴含着深意的刺梨花图案来诠释2022届毕业生身上的精神:毕业生们,你们礼服袖口上的绣花纹样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的刺梨花。对于西南许多少数民族来说,刺梨花在山路、悬崖边随处盛开,无需温室与沃土,是自由、谦逊和坚毅的象征。你们也像刺梨花一样,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灿烂绽放。让我们与鼎石所有的毕业生一起,分享他们这身毕业礼服所蕴含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你们身披的绶带,设计灵感来自于满绣的海水江崖纹。纹样上,海浪拍击山崖,激起千层浪,此时旭日东升,祥云升于海上。
我们以满绣传统织就的纹样,祝愿鼎石的毕业生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拥有像山一样恒久的力量,无惧惊涛骇浪,时时祥云护佑,前程如日方升。”
——教师代表,鼎石高中图书馆教师,
认识论教师及2022届年级组长
Patricia Power
鼎石2022届毕业生代表温宇同,细数大家一起走过的难忘岁月。那些在鼎石接受的教育和滋养,那些触动内心的温暖而柔软的时刻,都在不断提醒着2022届学生继续传递自己真诚的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 然而,我们却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每一棵表面上枝叶扶疏的大树背后,是由它根深蒂固的树根以及隐藏在地下的土壤所吸收的营养支撑的。同样的,当我们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就,大展宏图时,我们也要永远铭记,在我们成功的背后,蕴含了鼎石于我们人生中最为美好的青春时代所赐予我们的养分与培护。
作为鼎石的毕业生,让我们继续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共同价值观来指引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让我们继续为他人服务,即使它看似多么微不足道,也会滴水成河,最终汇入大海。让我们永远不要低估我们改变世界的潜力与意志。我们正如一支庞大的管弦乐队:尽管我们每个人演奏着不同的‘乐器’,但我们所奏出的多姿多彩的旋律终究会转化为永不褪色的回响,传递给整个星球。”
——2022届毕业生代表 温宇同
鼎石高中校长Régine de Blegiers,则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继续寻找、发觉自我的热情所在,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心怀坚韧,一定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 我想,我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机遇。拥有激情、设定目标、展现韧性都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对你想去的地方有一个愿景。我们需要抓住机遇,即使它会把我们带到一条前途不甚明朗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内心——实际上,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内心与头脑一起来决定我们未来的旅程。
当你们离开这所美好的学校,迈向新的、未知的机遇时,我想送给你们几句简单的建议: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设定好目标,永不放弃,就会获得成功。”
——鼎石高中校长
Régine de Blegiers
告别意味着重新启程,意味着再次相见,即将与2022届毕业生一同从鼎石“毕业”的闵茂康校长引用鼎石图书馆里“以叶为生”的名言,为同学们诠释生命的本质和离别的内涵:
“ 我们离别的方式、我们以怎样的精神道别,对于我们的重逢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认真地进行这样的仪式;这就是为什么,大方和亲切的告别是最好的告别;这就是我们为未来再次问候奠定的基础,让我们的再会变得硕果累累,乐趣满满。
现在,我们即将告别,告别我们的高中图书馆,告别这个进入学校的拱门,告别彼此,请记住,要‘以叶为生’。你们这一届毕业班送给鼎石的临别礼物是一棵吉祥的文冠树,它恰好象征着这4个字囊括的全部3层含义。这又是另一个小奇迹。
珍爱环境,不断翻阅蕴含知识的新页,期待在将来美好的一天,我们会再次亲切地向彼此问候,也许就在那棵文冠树的树荫之下。”
或许,很多年以后,鼎石2022届毕业生还会记得这一天肃穆而神圣的鼎石中庭,记得他们在鼎石度过的普通又不同寻常的每一天,“因为过去以千百种方式留存在我们的身上”
引领着我们继续拥抱超越的可能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弘扬力量与生命。
|2022 鼎 石 毕 业 典 礼 校 长 致 辞|
鼎石校长 闵茂康
Malcolm McKenzie
12年级的同学们、家长们、鼎石董事会成员们、同事们,晚上好:
终于,我们齐聚一堂,心怀感激,庆祝2022届学生从鼎石毕业。我谨在此,向大家出席这场几经推迟的毕业典礼表示欢迎。2022届是鼎石的第5届毕业生,加上这一届,我们的历届毕业生总数刚好超过了300人。恭喜你们,12年级的同学们。但是,比起这些数字更值得庆贺的是你们的优秀品质,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量化。你们是非常出色的一届毕业生,我们所有人都为你们的进步、成就和品格感到由衷的高兴。
过去两年,疫情期间,尤其是在刚过去的两个月里,你们这一届经历了许多小小的奇迹。其中最近的一个,是你们顺利完成了全部IB文凭考试。这次考试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直到考完最后一门,大家的心才安定下来。另一个小奇迹则发生在4月16日星期六下午12年级的慕田峪长城之行。我们坐车离开鼎石,但车辆在街角发生了故障,我们不得不等待另一辆车来接我们。在等待的大约一个小时里,我们不知道还能否顺利到达慕田峪。但最终我们还是成功抵达,在慕田峪长城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还拍了很多可爱活泼的照片留念。如果生活中能一直有奇迹的影响与点缀,那你们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愿你们成为奇迹的创造者,无论伟大或微小。
今天也有一些尽管很想到场出席,但无法成行的人,包括我们的主席 Ed Shanahan 先生、其他几位董事会成员以及几位学生。你们的年级组长Patricia Power老师不得不提前返回澳大利亚,我们都非常想念她。我知道,Trisha,你也同样想念我们(译者注:Trisha是Patricia的昵称)。大部分无法亲自到场的人都会以在线的方式出席今天的毕业典礼。另外,鼎石还有几位领导成员也已经因故无法出席。我们为这些不得已的缺席感到深深的遗憾,这也在提醒我们,疫情仍然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到在场的各位。今晚到场的人里,有即将离开鼎石的教师、领导和员工,我们在此向他们道一声珍重与感谢。而我想特别提及这其中的三位教师,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创校成员。Paulina Aguilera和Arthur Klatt在鼎石创校开学之前就加入我们,这两位都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Paulina是我们的第一任初中副校长兼MYP项目协调员,三年前晋升为教员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裴路也是我们的创校教师,在文学、语言和戏剧领域深深地影响并启发了很多学生。我们感谢你们八年来兢兢业业为鼎石服务,并祝愿你们今后一切顺利。请把鼎石留在你们的心中。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鼎石。我也即将离开鼎石。你们当中,有些人在2014年创校第一年与我一起在这里启程,其他人则在此后陆续加入鼎石,但我们都要一道离开鼎石。作为2022届的一员,能和你们一起毕业,是我的荣幸。你们让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无论长幼,也无论我们加入鼎石时间长短,我们都热爱这所学校的精神,以及我们所共同创建的学校文化。精神和文化是无形的品质,但我们知道,我们参与创造并留给后人的鼎石精神和学校文化充满力量,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物理空间是有形的,我们可以看到它,并生活于其中。最近,我接受了学生媒体公众号“大番茄”的采访。在采访中,我被问及最喜欢校园里什么地方。当然是我的办公室了。对我来说,我的办公室舒适而温馨,它也应该是这样,让我有家的感觉。我之所以提到这一点,部分是因为想到了你们、你们的未来以及你们将要从事的工作。如果你在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工作场所中没有家的感觉,或者感觉不舒服,那你可能需要再寻找一些小奇迹来获取快乐。
但是,在我们的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大空间,或者说公共空间,是我们的高中图书馆。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也有着同样的感觉。高中图书馆的内部设计完美体现了我们的“中国主线”。这里有许多温馨舒适的角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醉心于工作、阅读、思考和写作。当我们闲暇时观察图书馆的墙壁和窗户时,可以看到有许多关于世界上著名图书馆的照片和描述,让我们深思,也给我们以启迪。更别说还有丰富的馆藏:古籍、当代作品、电子书,应有尽有。还有那些充满象征意义、引人深思的艺术作品,例如“以叶为生”(By Leaves We Live )的书法艺术作品。
让我带着大家一起回想一下这幅作品。当我们走过像一轮圆月的正门,进入高中图书馆时,可以看到在前台右侧垂直挂着一块灰色石板,而前台左侧悬挂着石板上内容的中文版,以书法的笔锋写在纸上。我们委托专业的字母设计师和雕刻师卡罗琳·韦伯(Caroline Webb)镌刻了这个简洁优雅的铭文:“By Leaves We Live”(以叶为生)。这四个字来自跨越了19和20世纪的苏格兰生物学家、植物学家和先锋城市规划师帕特里克·格迪斯所说的一段话。以下是他当时提到这4个字的上下文,我在此引述:
这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动物的数量相对较少,体积较小,都依赖于树叶,以叶为生。有些人的想法很奇怪,认为自己以钱为生。他们认为能量产生于硬币的流通之中。然而,这个世界主要是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在绿叶供养的土壤上开枝散叶,而不仅仅是由矿物质组成:我们生活,靠的不是硬币叮当作响,而是丰收的果实。
远早于人类遨游太空并开始谈论我们的“蓝色星球”,格迪斯就意识到,我们生存于一个绿色星球,一个以叶为生的“绿色世界”。格迪斯于1932年去世,距今已有90年。在那之后的岁月里,我们人类将自己和其他许多物种置于严重而且迫在眉睫的危险之中,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绿色的世界里。我们反环境主义的傲慢显而易见,在许多领域都可以看到这种傲慢,甚至在那些本着好意声称要“拯救地球”的人中也不例外。去年年底,在格拉斯哥举行的最近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记录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这句口号。这是多么荒谬的傲慢。地球已经存在了大约45亿年,而且不管我们做什么,它都将继续存在数十亿年。在未来几十亿年里,地球的存在取决于太阳,而不是我们。
我们需要思考并采取行动的是拯救我们的物种、我们的人民,保护大自然的多样性。因此,在格迪斯那句内涵丰富的“以叶为生”中,最明显、最紧迫的含义,是环保主义,守护绿色。我们,尤其是你们和你们这一代人,必须把这句话牢记于心,并付诸行动。是的,我说的是“必须”。
但是,我们选择把“以叶为生”这句话放进你们的图书馆,是因为这几个字还有另外两层含义,也非常重要。双关语和文字游戏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所以现在请大家主要注意在英语中的含义。在英文中,树木的“叶”也是书本中的“页”。追溯英语的历史,书页和树叶是同一个词:“leaves”,因为在历史上书页是由树木制成的,有时甚至是由真正的树叶制成。书本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正如同绿植一般,在书中安静地休眠,直到在每一位读者心中盛放。因此,当我们翻阅一页页书,不断加深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就是在以阅读为生。我们知道,阅读让人快乐,鼎石的学生很喜欢阅读,但阅读也能赋予我们生命力,保持我们的生命力。这一点,对图书馆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以叶为生”还有第三层意思,更加微妙。(因为英文的leave也有离开的含义。)我们在人生中需要面对很多离别,与彼此道别,与对我们意义重大的地方道别。我们知道,除了人类之外,还有一些动物有自己的问候方式。但是,据我们所知,很少有动物会说“再会”或“再见”。大象可能会道别,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大象,这也是我喜欢大象的原因之一。带着后会有期的希望和期待与他人道别,需要一种能够将未来概念化的意识。对我们人类来说,这种意识嵌在我们语言的时态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zai jian”(汉语),“see you again”(英语)以及“au revoir”(法语)。这是我们人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离别的方式、我们以怎样的精神道别,对于我们的重逢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认真地进行这样的仪式;这就是为什么,大方和亲切的告别是最好的告别;这就是我们为未来再次问候奠定的基础,让我们的再会变得硕果累累,乐趣满满。
现在,我们即将告别,告别我们的高中图书馆,告别这个进入学校的拱门,告别彼此,请记住,要“以叶为生”。你们这一届毕业班送给鼎石的临别礼物是一棵吉祥的文冠树,它恰好象征着这4个字囊括的全部3层含义。这又是另一个小奇迹。
珍爱环境,不断翻阅蕴含知识的新页,期待在将来美好的一天,我们会再次亲切地向彼此问候,也许就在那棵文冠树的树荫之下。
Zai jian.
再见。
闵茂康
校长
北京市鼎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