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98126412_.pic-889.jpg

最新一期《鼎石志》发布|想象一个属于“共同人类”的新世界

2023年10月24日

在鼎石创校十周年之际,我们带着第11期中英文《鼎石志》如约而至。

无论是过去几年的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使全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性。人类在历史上从未像此刻一样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是一个整体。

与此同时,近期巴以冲突升级、俄乌战争依然尚未平息,地区冲突、难民危机、环境议题等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我们距离人类共同体的理想尚且遥远,「远方的哭声」与此地的我们休戚相关。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最重要的封面故事给予了「一所世界学校的多元文化」这一主题,似乎与我们所身处的世界形势形成了一种隐秘互文。

在「校长寄语」与「编者按」中,鼎石执行校长Emily McCarren博士与鼎石市场及传播部总监刘媛都对这一主题展开了各自精彩的阐释。

当我们将“全球公民教育”这一宏大的主题回归到一所学校中,还原为我们身边鲜活而动人的故事时,我们发现,抽象的概念有了更为生动而深刻的内涵。

在此,我们带您速览本期杂志的精彩内容。

祝您阅读愉快!

image.png

想象一个属于“共同人类”的新世界

文/市场及传播部总监 刘媛

成为世界公民……它代表一种慷慨的雄心,那种人要关心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关注所有时期发生的事情,那是一种关乎永生的愿望。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

20世纪50年代初,传奇摄影师爱德华·斯泰肯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MOMA)举办了一场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摄影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展览并非由摄影师斯泰肯独挑大梁,而是他从全世界征集的约二百万张照片中,选出了由273 位摄影者拍摄的 503 张来自68个国家的人像照片,从而集合成一个名为《人类一家》(The Family of Man)的艺术展览。在之后历时十余年的全球巡展期间,它的影响力遍布世界各地。

图片

《人类一家》是一个以“人”为中心,表现人类如何生活在世界大家庭中繁衍生息,从一个婴儿的诞生、长大、成熟、直到衰老以至死亡的过程。斯泰肯在其作品引言中解释说,这个展览可以“被看作是反映生活之日常性中普遍元素和情感的一面镜子—是反映全世界人类在本质上相同的一面镜子。”

斯泰肯所持守的“人类一家”的观点,不但是对人类的一个重要隐喻,也是一种革命性的看待人类关系的崭新方法,它意味着人可以被重新想象,甚至是发明出一个被称为“共同人类”(common humanity)的概念和理想。当有足够多的人们拥抱共同人类的普遍观念,理解人的存在,带着谨慎和谦逊的态度在自身经验之外的领域持续探索,想象的边界和限度就会得以拓展,一个意义非凡的关于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便会随之出现。

当有足够多的人们拥抱共同人类的普遍观念,理解人的存在,带着谨慎和谦逊的态度在自身经验之外的领域持续探索,

想象的边界和限度就会得以拓展,

一个意义非凡的关于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便会随之出现。

在本期《鼎石志》中,你会看到一所世界学校所追求和坚守的信念:观念是重要的,人们持守和实践什么样的观念,便会改变和塑造与之对应的现实。但请让我们不要忘记,日复一日的实践与行动,才是使得观念的种子开花结果的决定性土壤。正如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警示人们的那样,我们不断重复做的事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图片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将与您分享鼎石在“全球公民教育”与“多元化社区”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您将看到中国学生如何在“文化万花筒”活动中拥抱世界,鼓励多元而包容的全球意识;小学师生如何通过一次摄影艺术展,去照见他人,对社区的“无名英雄”表达感谢,从而鼓励一种更为包容和谐的社区文化;你也能看到外籍学生如何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学习中文,如何由语言到文化,建立与他人、社区乃至这个国家的深入联结。同时,他们所带来的文化又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元素,为学校注入不同的文化视角,从而为彼此都带来真实而深刻的学习体验。

在那场动人心魄的世纪展览的入口处,有一张水上太阳的照片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金色的太阳悬挂于一片寂静黑暗的天空之中,图片下方的说明文字引用了《创世纪》中的一句话:“神说,要有光”。,展览的最后,你会看到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记者之一W.Eugene Smith的一幅标志性作品《乐园之路》(“A Walk to Paradise Garden”)。

图片

照片中两个小孩手牵着手,沿着一条树影斑驳的林间小路走向远处的光明之地,正如走向希望。图片注释的一行小字上写着--“一个即将在你的足下诞生的世界”。

这期《鼎石志》所记录和书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新世界。

封面故事主题

本期杂志的“封面故事”描绘了我们所说的“中国与世界”的图景,重点讲述了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好奇心,并促进其身份认同的形成。

我们知道,我们之间的差异巩固并定义了我们的社区——这些不同之处将我们团结在一起,呼吁我们和谐共处。我们还知道,和谐与和平不是被动存在的,而需要通过积极的学习和挑战来建立并维持。鼎石社区的成员们在多样性中找到了力量、美丽和无限的潜力。

图片

“致力于培养文化自信”与“误认为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文化主导”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界限。为了实现全球和平,我们不能让任何一种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任何一个群体需要或有权囤积资源或权力。

要在这颗脆弱的星球上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安全、繁荣的未来,我们就必须培养出自信、自豪、好奇、谦逊的年轻人。

正如您将在本期杂志中看到的那样,拥有这些特质,我们的学生们才能开展深度学习、解决未解之谜,并创造出新的艺术,让人类进行变革的意图成为可能。

杂志主题

一所世界学校的多元文化

在鼎石创校十周年之际,我们带着第11期《鼎石志》如约而至。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选取了一所世界学校的多元文化作为我们的“封面故事”主题,去“想象一个属于共同人类的新世界”。

为什么我们选取这一主题?

为什么“全球公民教育”对一所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联合国的说法,"教育仅仅培养会读、会写、会算的人是不够的。 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帮助人们建立更加公正、和平、宽容和包容的社会"。

无论是刚刚过去的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使全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性。人类在历史上从未像此刻一样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是一个整体。

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爆发的地区性战争与冲突、环境议题、难民危机等无一不在提醒我们,「远方的哭声」与我们休戚相关。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全球公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英国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曾说,教育就是“要让人们从此时此地的眼前关切中解脱出来,去倾听人类共通的追求的对话。”

image.png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将与您分享鼎石在“全球公民教育”与“多元化社区”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当我们将“全球公民教育”这一宏大的主题回归到学校,还原为我们身边鲜活而动人的故事时,我们发现,抽象的概念有了更为鲜活而深刻的内涵。

最理想的全球公民教育是什么样的?美国艾德菲大学和玛珀学院的名誉校长和名誉教授罗伯特•阿林•斯科特曾这样畅想道:“对我们来说,任何人都不再是“他者”。我们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每一个成员都要寻求智慧和心灵相通,无论其各自的政治归属、宗教信仰、族裔或国籍是什么。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呼吸着相同的空气,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学生永远是我们故事的主角

-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image.png

在鼎石,学生和学生的成长一直是我们故事的主角。在「毕业生剪影」栏目,除了最终的录取院校之外,我们更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毕业生鲜活而生动的故事,去挖掘每个学生成长背后那不可复制的经历与热情,鼓励所有人去寻找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      用艺术去观照自我与世界

 image.png

对于2023届24位DP视觉艺术学生来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表达或交流的形式,更是他/她们深入思考社会和全球问题的一种方法。他/她们用艺术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周遭的世界,并用极具创意与思想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个体与世界的观察与反思。本期「艺术画廊」收录了他/她们精彩的作品。 

-      欢迎毕业生们回家

2023年6月9日,过去6年从鼎石毕业的学生们回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们重返校园, 与自己的昔日的好友、同学、老师以及鼎石在校师生们相聚见面。鼎石创校校长闵茂康也作为特别嘉宾回到鼎石。来自2018届的创校毕业生们还特别举办了一场现场分享会。他/她们很多人已经从本科毕业,并选择在研究生阶段去挑战自我,持续不断地追寻自己的专业理想与热情所在。 他/她们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以更长远的目光去重新审视与回顾自己的高中生活,他/她们用幽默而睿智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洞见与反思,赢得了在场师生与家长们的喝彩与掌声。 

始终坚信文字与阅读的力量

即便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在一所教育机构中,我们依然坚信文字与写作的力量。

当我们看到那些汇聚灵感、创意与汗水的文章被集结成册,当你用手指触摸到不同纸张带来的不同质感,当简洁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为你带来审美的愉悦,当一些只有在实体杂志上才能实现的装帧巧思为你增添阅读的趣味。更不用提,专注于书页上阅读一篇文章,本身已经成为一种难得的专注体验。

与此同时,文字远不是一本杂志的全部。我们更希望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主题的选取、内容的质量、文字的品质、设计的风格可以传递一种价值。那些故事、访谈、对话可以带来启发、反思与讨论,继而能对我们的生活真正产生影响。

我们相信,好的文字与设计值得被反复阅读,用古老的印刷来抵御时间的洪流。

 image.png 

翻开一本杂志,犹如迈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我们邀您与我们一起同行。


































































封面故事主题

一所世界学校的多元文化

 

在鼎石创校十周年之际,我们带着第11期《鼎石志》如约而至。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选取了一所世界学校的多元文化作为我们的“封面故事”主题,去“想象一个属于共同人类的新世界”。

 

为什么我们选取这一主题?

为什么“全球公民教育”对一所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联合国的说法,"教育仅仅培养会读、会写、会算的人是不够的。 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帮助人们建立更加公正、和平、宽容和包容的社会"。

 

无论是刚刚过去的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使全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性。人类在历史上从未像此刻一样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是一个整体。

 

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爆发的地区性战争与冲突、环境议题、难民危机等无一不在提醒我们,「远方的哭声」与我们休戚相关。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全球公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英国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曾说,教育就是“要让人们从此时此地的眼前关切中解脱出来,去倾听人类共通的追求的对话。”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将与您分享鼎石在“全球公民教育”与“多元化社区”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当我们将“全球公民教育”这一宏大的主题回归到学校,还原为我们身边鲜活而动人的故事时,我们发现,抽象的概念有了更为鲜活而深刻的内涵。

 

最理想的全球公民教育是什么样的?美国艾德菲大学和玛珀学院的名誉校长和名誉教授罗伯特•阿林•斯科特曾这样畅想道:“对我们来说,任何人都不再是“他者”。我们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每一个成员都要寻求智慧和心灵相通,无论其各自的政治归属、宗教信仰、族裔或国籍是什么。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呼吸着相同的空气,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学生永远是我们故事的主角

 

-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在鼎石,学生和学生的成长一直是我们故事的主角。在「毕业生剪影」栏目,除了最终的录取院校之外,我们更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毕业生鲜活而生动的故事,去挖掘每个学生成长背后那不可复制的经历与热情,鼓励所有人去寻找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用艺术去观照自我与世界

图片

对于2023届24位DP视觉艺术学生来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表达或交流的形式,更是他/她们深入思考社会和全球问题的一种方法。他/她们用艺术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周遭的世界,并用极具创意与思想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个体与世界的观察与反思。本期「艺术画廊」收录了他/她们精彩的作品。

欢迎毕业生们回家

2023年6月9日,过去6年从鼎石毕业的学生们回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们重返校园, 与自己的昔日的好友、同学、老师以及鼎石在校师生们相聚见面。鼎石创校校长闵茂康也作为特别嘉宾回到鼎石。来自2018届的创校毕业生们还特别举办了一场现场分享会。他/她们很多人已经从本科毕业,并选择在研究生阶段去挑战自我,持续不断地追寻自己的专业理想与热情所在。 他/她们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以更长远的目光去重新审视与回顾自己的高中生活,他/她们用幽默而睿智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洞见与反思,赢得了在场师生与家长们的喝彩与掌声。 

始终坚信文字与阅读的力量

即便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在一所教育机构中,我们依然坚信文字与写作的力量。

当我们看到那些汇聚灵感、创意与汗水的文章被集结成册,当你用手指触摸到不同纸张带来的不同质感,当简洁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为你带来审美的愉悦,当一些只有在实体杂志上才能实现的装帧巧思为你增添阅读的趣味。更不用提,专注于书页上阅读一篇文章,本身已经成为一种难得的专注体验。

251698126415_.pic.jpg

与此同时,文字远不是一本杂志的全部。我们更希望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主题的选取、内容的质量、文字的品质、设计的风格可以传递一种价值。那些故事、访谈、对话可以带来启发、反思与讨论,继而能对我们的生活真正产生影响。

我们相信,好的文字与设计值得被反复阅读,用古老的印刷来抵御时间的洪流。

翻开一本杂志,犹如迈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我们邀您与我们一起同行。


我们将在近期向所有鼎石社区成员赠阅并寄送本期《鼎石志》。

如您是非鼎石社区成员并希望阅读本期杂志,您可以通过转发本文至朋友圈,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登记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安排赠阅事宜。

祝您阅读愉快!

截屏2023-10-24 17.21.30.png